Thursday, December 14, 2023

來去台南 - 新營 下營 柳營 鹽水

 

綠色的區塊為鄭軍屯田之地

大概知道台南很多 某(某)營的地名是以前鄭成功軍隊屯田留下來的. 來問一下Chat-GPT 看它知不知道?

今日台南很多地名是因為鄭成功軍隊屯田留下的, 請整理成一篇文章

---begin---

鄭成功是明末清初的一位著名將領,他在台灣的歷史地位非常重要。在他統治台灣期間,他的軍隊屯田留下了很多地名,這些地名至今仍然存在於台灣。以下是一些鄭成功軍隊屯田留下的地名:

1. **柳營鄉**:柳營鄉是台南市的一個鄉,位於台南市東北部。柳營鄉的名字來自於鄭成功軍隊在此地屯田,並種植了很多柳樹。

2. **六甲鄉**:六甲鄉是台南市的一個鄉,位於台南市東北部。六甲鄉的名字來自於鄭成功軍隊在此地屯田,並種植了六種作物,包括甘蔗、花生、大豆、芝麻、稻米和小麥。

3. **左鎮鄉**:左鎮鄉是台南市的一個鄉,位於台南市東北部。左鎮鄉的名字來自於鄭成功軍隊在此地屯田,並在此建立了一個軍鎮。

4. **下營鄉**:下營鄉是台南市的一個鄉,位於台南市東北部。下營鄉的名字來自於鄭成功軍隊在此地屯田,並在此建立了一個軍營。

5. **官田鄉**:官田鄉是台南市的一個鄉,位於台南市東北部。官田鄉的名字來自於鄭成功軍隊在此地屯田,並在此建立了一個官府。

6. **鹽水鎮**:鹽水鎮是台南市的一個鎮,位於台南市東北部。鹽水鎮的名字來自於鄭成功軍隊在此地屯田,並在此生產鹽。

以上是一些鄭成功軍隊屯田留下的地名,這些地名至今仍然存在於台灣,成為了台灣歷史文化的一部分。如果您有其他問題,請讓我知道,我會盡力回答。😊

來源: Bing 的交談, 12/13/2023

(1) 鄭成功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zh.wikipedia.org/zh-tw/%E9%84%AD%E6%88%90%E5%8A%9F.

(2) 鄭成功屯田紮營的地名演變!~ | 下營地名由來. https://hotel.twagoda.com/entry/5027091.

(3) 台南開山里的故事:台海風雲18 一個鄭成功歷朝各自表述 | 信傳媒. https://www.cmmedia.com.tw/home/articles/16505.

(4) 明鄭屯墾地區分布圖 - 首頁|中央研究院資訊服務處. http://thcts.ascc.net/themes/rb01.php.

(5) 鄭成功 -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9%84%AD%E6%88%90%E5%8A%9F.

---end---

天啊! 這是什麼答案. “鹽水鎮生產鹽一看就知道有問題. 鹽水港的發展比明鄭還早呢. 我想網路上存在很多是是而非的資訊, AI也無法分辨是非. 所謂Garbage-in, garbage out. 當然我的發問(prompt)可能也不夠好, 倒是它參考的資料有一點利用價值回到我們的主題, 新營、下營、柳營都是從明鄭屯田來的地名. 永曆十五年(1661)鄭成功率軍登陸大員後,馬上面臨軍糧缺乏的問題,所以有屯田種地瓜來解決急迫問題, 並推行各項開墾土地的措施。其中由軍鎮屯駐開墾的地區,後世稱之為營盤田,當時並冠以屯墾鎮營的名稱,成為該地的庄名,所以某某營、某某鎮都可能是當時的屯墾鎮營。營盤田大都分佈在臺南、嘉義縣地區,以及二層行溪以南的鳳山地區,乃因當時臺南市府一帶土地於荷蘭時期已多有開墾,軍鎮於是往南北方向拓展。(如上圖綠色的區塊)

新營

新營是相對原來設鎮屯田之地在營」(今鹽水鎮之舊營里),後向東發展,約在今日新營東邊的「中營里」一帶,新設屯營,而以「新營」為名。在這區屯田的部隊還有後鎮,只是名稱沒有延續下來。新營在日治初期仍為小村庄,遠不如西邊的鹽水港(今鹽水區)及東邊有平原及山產之利的店仔口(今白河區)繁榮。但日治時期1908年全線完成的縱貫鐵道設車站於新營,使得新營逐漸發展成為區域中心。今臺南市新營區、鹽水區、白河區、柳營區、後壁區、東山區等地,現稱為大新營地區。

下營

下營地方是明鄭時期設鎮屯田之地的舊名,依據屯營之相關位置,所以有頂、中、下之別。今日下營鄉實則涵蓋下營、中軍營、營前三部。下營鄉前身「下營庄」則是日治時期,大正9年(1920)地方制度改革,茅港尾東西二堡合併改稱。所以更早的地名是「梅港尾」,後來改稱「茅港尾」。從下營茅港尾天后宮可一窺端倪。近年考古學者在下營西連里發現西寮遺址,確認是一個西拉雅族遺址,亦為全臺灣最大的平埔族遺址。此遺址涵蓋細繩紋陶文化(3700~3300B.P.)、大湖文化(2800~1400B.P.)及蔦松文化(1400~300B.P.)三個史前文化。

柳營

柳營昔稱「查畝營」,一說是勘查田畝之營部,一說是女宿鎮「查某營」。無論如何「查畝營」的地名後來改名為「柳營庄」。今日柳營鄉實則涵蓋柳營、五軍營、果毅後等部。

尖山埤渡假村是台糖柳營糖廠改建而來, 先天條件好, 很不錯的渡假村。

鹽水 

鹽水區有一年一度世界聞名的鹽水蜂炮及月津港燈節,每年都能吸引上百萬的遊客到此。鹽水係因臨倒風內海,港內有鹹水而得名。又因地形略微彎曲,狀似新月,故雅稱月津、月港,曾有「一府、二鹿、三艋舺、四月津」的俗諺,繁華一時。隨著1823年倒風內海陸化, 港灣淤塞, 貿易衰退, 榮景已大不如前。

<Google Map>

鹽水老街

  看過了新化老街和善化老街, 來看看鹽水老街. 開始前必須先解釋一下. 鹽水鎮上的老街區一部分在橋南,稱作鹽水橋南老街. 一部分在中正路、中山路口與周遭小巷內. 一般稱鹽水老街, 兩者有500公尺的距離。鹽水老街、新化老街和善化老街都有日治時期留下來的西洋排樓. 這些都稱百年老街(1920年代迄今). 歸因於日治時期的市區改正. 鹽水老街上西洋排樓的立面山牆跟新化老街的有得拚. 但鹽水主要的道路經過市區改正的一番整治拓寬後還保留了一些古巷,所以鹽水老街的歷史比台南其他兩條老街更豐富了。這些古巷包括王爺巷、連成巷、一銀巷、魚鱗巷等。

八角樓

鹽水八角樓建於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是鹽水糖郊富商葉開鴻與其長子葉瑞西等人聘請唐山師傅來臺耗時十年才完工。最初是一間兼作葉連成商號辦公處的三進大廈,現存的八角樓為大宅的第三進部分。算算快兩百年了, 真的很不容易。它能留存下來關鍵在1895年乙未戰爭時,帶隊的日本伏見宮貞愛親王下榻於此並作為指揮所。後來親王戰死, 日本政府在昭和十七年(1942年)將八角樓改為「伏見宮貞愛親王紀念館」。鹽水在太平洋戰爭期間迭遭美軍轟炸,市區房屋幾乎全毀,鹽水鎮幾成癈墟,八角樓沒毀算是奇蹟。二次大戰之後,八角樓歸還葉家,現以國定古蹟保存下來。

AI 生成圖 from DALL-E3

鹽水蜂炮

必須一提的是蜂炮的起源是瘟疫, 這是港灣淤塞,環境髒亂所致(病毒則是境外傳入), 所以已經是1885年了。鹽水蜂炮成為政府規劃的大型活動是2000年前後的事了,配合歷史和觀光將古時的街道復原,並將鹽水區的三福路設成古炮街,串聯街上的商家用古法製作鞭炮,如竹捲炮、單管復古式煙火等。於2007年更以長達「13公里」的連珠炮火龍傳奇,希望挑戰新的金氏世界紀錄。除了蜂炮外,鹽水亦同步舉辦月津港燈節,使得蜂炮與燈節成為鹽水特色。凡此種種,均為人設。

後記

這是Bing 幫我寫的:

---begin---

這三條老街都有著獨特的魅力和特色,但也一些不同之處。例如,鹽水老街以閩南文化為主,新化老街則更注重藝術和文化,而善化老街則更偏向於傳統美食和手工藝品。此外,這三條老街的建築風格和文化背景也有所不同,但都是臺南市的珍貴文化資產,值得大家前往參觀和體驗。

---end---

沒多久就會超越我, 我得趕快找其他的出路。

 

延伸閱讀

鹽水港的故事(6) 「鹽水港的故事」是謝玲玉著作, 以阿嬤的回憶與生活經驗,以散文的筆調,分做「歲月篇」與「人文篇」上下兩冊,寫鹽水港的前世今生. 前面的連結是她的部落格. 有故事的序言跟幾篇文章。

台南物語--鹽水故事---許忠信說台南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Cycling in Cupertino - connecting Stevens Creek Trail

  Last time I've mentioned the Stevens Creek Trail. This is a trail in Mountain View, going south to north along the creek. From my pla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