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AI 生成圖 from Bing |
最近又在吵108課綱了. 吵什麼呢? 吵去中國化到底好不好.
之所以說”又在吵”, 實在是這議題發生了太多次的討論了. 當然每個子議題都不盡相同.但都圍繞著課綱.
首先要知道什麼是108課綱. 這是十二年國教課程綱要經教育部課程審議會審議通過,103年由教育部正式發布。108學年入學的小一、國七、高一新生都是新課綱第一屆學生,所以稱108課綱。這些學生,未來升高中和大學入學考試,都將改為素養導向的評量。108課綱的核心素養分為三大面向:「自主行動」、「溝通互動」、「社會參與」,再細分為九大項目。由於課綱的調整,學生團體發起大規模「反課綱運動」,只是最終不了了之,這是馬政府時代的事了。
所謂「素養」是108課綱的DNA(基因),指一個人為適應現在生活和面對未來挑戰,應該具備的知識、能力和態度。
對國小的影響, 母語課新增7種新住民語。「電腦課」不見了,改為融入各科。
對國中的影響, 增加科技領域、彈性課程強調跨域整合、數學課可以使用計算機。
對高中的影響
(I)
每一所高中將會長得不一樣,每所高中都要有自己的校訂特色課程。高中必修課大幅下降,選修課達1/3。(大致分4類, 普通型、技術型、綜合型、單科型)
(II) 學習歷程檔案與各科系自定甄試,在申請大學時占比將提高到50%以上。
講到這裡我必須說方向是正確的.這調整算是很大的. 就怕執行這項任務的學校老師不見得都跟得上.那更不要說學生跟家長了.
記得我小五時是要補習的, 為了初中(私校)的入學考. 補到小六上, 教育部廢除私校的入學考試. 所以一下子不考了. 趕快遷戶籍的有之, 找關係的也有, 忙死一堆家長了! 所以家長為了子女多是煞費苦心,提前布局的. 任何課綱的改動一定是怨聲載道. 無關是非. 一點也不意外。意外的是柯P 跳出來說 不需要去中國化! 我是蠻失望的. 課綱調整, 一定是有取捨. 必修課程減少, 一定有部分移到選修課程. 怎麼為了選舉, 他現在不提SOP了. 換了一個位置(從市長到民眾黨主席), 換了一顆腦袋。
在這之前的一次教改是1997年(民國86年)9月1日開始實施的九年一貫課程。其中教科書的改版中出現了《認識臺灣》的教科書,大幅提升國民中學教育中介紹臺灣史與臺灣地理的比重。終於把北京人跟黃帝從我們的祖先中拿掉了。台灣人知道三萬年前的長濱文化並不多, 但至少要知道長濱不在日本,在花東!
回到北一女的那位, 不讀古文就不知廉恥。一個人的素養, 跟他讀了那些書有關, 但不是讀了A就一定會有素養B. 不讀A就一定不會有素養B! 教育不是在養雞, 要養玉米雞就給它吃玉米。要教廉恥非讀顧炎武不可?虧她八月還去上了香港中文大學新亞書院辦的第廿屆臺陸港澳「中華傳統文化研修班」。我們這群自稱辛子的門人, 也只有啞口無言了。(註: 辛意雲教授是新亞書院錢穆先生的學生)
這課綱110年有修改, 以後也會一直改. 但大方向應該不會變. 不會回到聯考. 它強調的是跨領域的學習、多元教學方式和評量,以及尊重學生的差異和個別發展,讓學生達到更全面的知識,並培養解決問題和創造力等能力。108課綱是台灣教育改革重要的里程碑,學生的能力和素養有沒有提升, 有待所有人的努力。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