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November 27, 2022

時代的變遷

幾年前讀黃仁宇的「中國大歷史」,最大的收穫是顛覆了以往認為朝代的更迭是世襲的君王政權在經歷了幾代之後,一代不如一代,最後在荒淫殘暴中結束的論點,「十五吋等雨線」的移動影響游牧和農業民族的消長更甚於暴政。(註: 太陽黑子的活動周期造成的氣候變遷也是以往人們不知道的)

兵器的演進從石器到青銅器到鐵器到火藥也是有極大的影響力,誰掌握先進的武器,誰就有絕對的優勢。直到近年更多的關注在傳染病上,節錄王道還(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助理研究員)的文章:

美洲原住民在和歐洲人接觸之後,人口銳減。主要不是因為白人的屠殺,而是他們帶來的傳染病。實行農業、畜養家畜的生活方式,使得人畜接觸成為主要的病源。例如人類的感冒就是源自豬的病毒。可是農業民族也逐漸的發展出針對這類傳染病的免疫力。而美洲原住民從來沒有接觸過這類病原體,因此對這些疾病全無抵抗力。據估計百分之九十五的美洲原住民死於白人帶來的天花、痲疹。

這文章是他讀了《槍、病媒、與鋼鐵》(Guns, Germs and Steel 1997)作者戴蒙(Jared Diamond)的感言其實早在1976, William H. McNeill 就在他的書《瘟疫與人》(Plagues and Peoples, 1976) 中論述了這觀點。(Amazon1)(Amazon2)

不只美洲如此,澳洲也類似,十八世紀澳洲原住民的銳減不外是嚴苛的勞役和傳染病的肆虐。後者的影響甚於前者

簡炯仁的文章「臺灣是瘴癘之地」—一個漢人的觀點對台灣「鬼介之島」的惡名也有同樣的疑慮。原住民的生存空間被汙染了然後被掠奪了,還要受此汙衊。

所以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鏡也只是在興替上提供參考,終究歷史是人寫的,有沒有看到全貌就看有沒有了解的透徹了。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Cycling in Cupertino - connecting Stevens Creek Trail

  Last time I've mentioned the Stevens Creek Trail. This is a trail in Mountain View, going south to north along the creek. From my pla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