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安平古堡」要改名成「熱蘭遮堡」,吵得沸沸揚揚,結果又說不改了。不論它是改古蹟登錄,還是Google Maps,總有他的一番論點,我就不去湊熱鬧了。倒是有人似乎覺得如果那時國慶爺鄭成功沒打敗荷蘭人,那熱蘭遮城內的broad way 是不是跟今日曼哈頓的Broadway 一樣熱鬧?
是的,約在同一時期荷蘭人在曼哈頓蓋了Fort Amsterdam 跟 Fort Zeelandia 大同小異,只是時至今日二者卻有截然不同的命運。
如果鄭成功早一年猝死,是不是就沒有明鄭治台這一件事了?終究鄭氏的陣營內對攻台反對的比贊成的多。
歷史上有很多”契機”具有重大的影響,比如說何斌獻圖,但仔細去想想,如果鄭成功在金陵沒敗那也不會考慮打台灣了。
所以有些事是注定要發生的,早晚而已。不會發生的,還是不會發生。
比方說何斌沒有獻圖,那李仙得還是會獻圖,雖然時間有點晚了。所以是誰不重要,有需求就有人幹。
荷蘭人打不過鄭成功嗎? 荷蘭東印度公司總部在巴達維亞,1660年正忙著在戈瓦打仗,終究那裏才是大本營。
荷蘭東印度公司在之後拿回了雞籠,但似乎並沒有要跟鄭經正面衝突。等到清朝接手了,從開港著手似乎比軍事佔領更有經濟效益一些。
結論是,如果鄭成功沒打敗荷蘭人,那鄭氏的勢力在東南沿海可能要早幾年結束。沒有鄭氏的勢力,清朝也不需處理台灣問題。台灣可能就直接從荷蘭殖民直接跳到日本殖民,或許中間穿插大英帝國。荷蘭人在東南亞蓋了幾個堡,它們的命運跟在北美的截然不同,自有其他的因素,參考今日東南亞諸多島國或許可一瞥台灣今日可能的景象。
![]() |
左邊的市鎮 橫向的寬街 稱broad way, 周圍的一圈靠牆的叫 wall street. |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