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檢當日的醫師諮詢可能有提到一些問題,也可能沒有,因為尿液、血液等結果還沒有出來。 所以資訊也不多,也可能心裡想著你們醫院就是想著要賺錢,一直要人多加這個測試那個檢驗的。健檢完出來後,醫師的話就忘了一乾二淨了。 現在想起來,體檢報告上還是有幾個地方要注意的。
- 紅字的部分 - 每一個人多少都知道一點自己的問題,體檢報告提供了數字化的證據,數字不會說謊,所以要努力改進這些地方,這樣講有點像廢話,因為你可能已經努力了一陣子了,結果還是一樣,到底超標嚴重嗎?
第一次出現紅字, 真的要好好看一下到底是什麼狀況。
- 跟去年和前年比 - 如果不是第一次出現, 那比較一下去年和前年的數字。 有進步那就不擔心,退步那肯定要檢討。 或許方法不對 ,之所以會有紅字是根據醫學上的統計。 只是世界上那麼多種人,只有一套標準嗎?
我們用的會不會是歐美人的標準?
台灣人體生物資料庫的建立,或許可以有幫助 但那可要再等一等。
- 標準值 – 隨著醫學的進步有些指標也跟著調整了。 比方說身體質量指數(BMI)
多了年齡的因素 而不只是體重除以身高的二次方。這樣看結果就比較清楚了。
- 基礎代謝率 - 基礎代謝率(BMR)指的是維持一個人一天安靜不動所需的最低熱量,也是根據身高、體重、年齡去算出來的,單位是大卡,男女稍有不同。每天食物的攝取熱量應該要大於這個數字。好一點的健檢用體組成機器測量,得到的BMR就比較準。這個數字跟每日能量消耗TDEE(Total Daily Energy Expenditure)一起用,幫你做好飲食規劃。一般女性需要 1,600 to 2,000 大卡,男性需要 2,000 to 3,000 大卡。範圍很大,因為從事的活動不同會有很大的差別。
- 體脂率 - 體脂率是體脂肪重量Kg/體重Kg x100(人體內脂肪重量在人體總體重中所占的比例),年齡小於30嵗,標準理想體脂率,男性大約 14%~20%,女性約 17%~24%。年齡大於30嵗,男性理想體脂率在 17%~23%,女性在 20%~27%。體脂太高或太低都不好,體脂太高就是肥胖,當然不好。體脂過低會提早老化,皮膚乾燥,容易瘙癢,免疫力變差。 身體沒有脂肪,就不能夠很好的保護內臟器官,導致身體對脂溶性維生素的吸收效果不佳,身體過瘦更易脫髮。體內應含有一定量的脂肪才能保證基本健康。內臟脂肪率是指環繞在腹腔及腸胃周圍的脂肪,一般在10以下,這兩項不要混淆了。
- 骨骼肌率 - 骨骼肌率或是骨骼筋率則是骨骼肌重量Kg/體重Kg x100。標準男性是32%到34%,女性是28%到30%,台灣上班族普遍都偏低。肌肉的多寡也與老化有關,年紀越大越要注意這項。
- 身體年齡 – 相對於實際年齡 身體年齡是根據BMI、BMR、體脂率、骨骼肌率推算而來。 也有看到中國大陸用幾項測試對實際歲數做加減法包跨大腦皮膚肌肉眼睛聽力牙齒心臟等。 不管是哪一種算法都是不錯的指標 讓你對自己的身體更了解 進而更愛護。
- 骨密度 - 骨質密度﹙BMD﹚檢查是簡要評估骨質健康狀況的快速方法。T評分(T-score)是您的BMD檢查結果與三十歲健康成年人的平均骨質密度之間的標準差(SD)。T評分為0,表示您的骨質密度等於健康年輕人的平均值。如果T評分低於0,則用負數表示。T評分如果在+1與–1之間,表示您的骨質密度正常或骨質健康。T評分如果在–1與–2.5之間,表示您的骨質密度低,但是尚未低到被診斷為骨質疏鬆症的程度。T評分如果是–2.5或更低,表示您有骨質疏鬆症;而且,T評分的負數值越大,表示骨質疏鬆症越嚴重。
- 肌酸肝 (Creatinine) - 這項跟腎功能有關,看血清項目下的,標準值男女不同( M 0.63~1.3, F 0.44~1 mg/dL)。尿液項目下的(Urine creatinine)沒有意義,不要去看它。
- 膽固醇 - 最後來看一下這個大魔王。體檢報告上的總膽固醇數值,是由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與三酸甘油酯所計算而成。參考區間為200 mg/dl 以下,若超過240mg/dl即為高膽固醇血症,要考慮藥物治療了。合起來看不清楚就要細項看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正常值應小於160mg/dl,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正常值應大於35mg/dl。所以一般稱LDL為「壞」的膽固醇,所以愈低愈好,HDL為「好」的膽固醇,所以愈高愈好。三酸甘油酯指的是血液裡脂肪的濃度。理想範圍在40-149 mg/dl,數值介於150-199mg/dl屬於臨界值,雖然不會出現特別症狀,但就有較高的心血管疾病風險,再高的都要尋求醫療救治了。
結語
自己的身體自己照顧。雖然醫學有很多藥物幫助你減輕疼痛,最好的還是不吃藥。那就是在平時的生活習慣上努力。尤其是隨著年齡的增加。更要注意養生。項目並不多,卻是個個重要。所以要訂定健身計畫,努力執行。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