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December 20, 2023

被誤解的臺灣史-駱芬美

 

被誤解的臺灣史 15531860之史實未必是事實
作者 駱芬美

原本計畫出兩本書,以1860年為切點. 第一本是上半. 第二本是下半. 結果最後出了三本書, 所以有點奇怪。
被誤解的臺灣史15531860之史實未必是事實
被混淆的臺灣史:1861~1949之史實不等於事實
被扭曲的臺灣史:16841972撥開三百年的歷史迷霧
這是她三本書中的第一本。

以下是您可以收聽的這本書的Podcast。前三節免費。

(下面的數字編號是Podcast的號碼)
01 序 史實未必是事實

在序裡, 她解釋了這本書為什麼從 1553 年到 1860 年。
1553年是福爾摩沙首次被提出的年代。 當然這一點需要進一步解釋。
1860年是天津條約臺灣開埠的年代。《天津條約》不是單一條約《天津條約》包括《中俄天津條約》、《中美天津條約》、《中英法天津條約》,是指1858年(咸豐八年)清政府在第二次鴉片戰爭戰敗後與俄羅斯帝國、美國、英國、法國在天津海光寺所簽訂的一系列條約。因天津條約而臺灣開埠,自然對不同國家, 開埠的時間也不同。就以1860年做代表吧。

開埠之後是很大的改變,  所以是另一本書了

初版至今已10年她正在編寫第二版。 除了自第一版發布以來的更正/修改它將包含更多材料跟內容
 
02 Chapter 1 西方人如何認識臺灣
(YouTube)
  她說福爾摩沙這個名字可能來自葡萄牙水手,但他們並沒有踏上島嶼。 反而是西班牙人做到了。 如今,有研究質疑當時葡萄牙水手說的福爾摩沙可能是現在的沖繩。
 
03 西班牙人是何時開始想來佔領臺灣
  1596 豐田秀吉搶了西班牙的船,殺了傳教士. 西班牙有人建議取臺灣. 但直到荷蘭佔了大員, 西班牙才動手. 現在知道台灣在歷史上如此早期階段就已經在國際舞台了。 台灣的地理位置如此關鍵,置身國際事務之外是不可能的。
 
04 傳教士在臺灣
  由於大部分 VOC(荷蘭東印度公司) 的營運屬於商業機密。 我們今天所知道的,很多都是來自歐洲傳教士提供的文件。 他們在這裡發揮了關鍵作用。
 
05 Chapter 2 荷蘭人為什麼來臺灣?
  這是跟中國談出來的. (YouTube)  李旦介紹並建議, 位於港外,與當地人的互動有限。這就造就了下一篇.
 
06 澎湖在荷蘭時期是重要的轉運站
  貿易都要透過
 
07 Chapter 3 荷蘭人在臺灣做什麼生意?
   轉口貿易. 一開始是有什麼賣什麼, 把中國的賣給日本及歐洲. 引進作物,勞力,技術 都是後來漸漸發展出來的。尤其是在日本鎖國後。(YouTube)

    生絲 經由 李旦 鄭芝龍 鄭成功
    白銀 海上搶的跟中國的 終究 荷蘭人不像西班牙有菲律賓產白銀
    鹿皮  
    烏魚
    蔗糖
 
08 鹿皮的交易活動
09 歷久不衰的糖產業
 
10 Chapter 4 漢人移民臺灣 (YouTube)
  一個非常重要的發現是塞爾登16世紀中國地圖(the Selden Map)。地圖上很清楚地標示了台灣的兩個港口,北港跟加里林(彰化的二林)。也就是說在荷蘭人之前,中國人就已經活躍於兩岸
The Selden Map

   文中提到為什麼荷蘭人沒有把歐洲人移民到台灣,而是把中國人移民到台灣?除了成本考量, 移民漢人到臺灣應該有管理上的考量
 
11 稻米產業
 
12 Chapter 5 荷蘭人與原住民
(YouTube) 教化頭目制度天花   講荷蘭人帶進來的文化制度及醫療
 
13 和平同盟會議
14 荷蘭人召開的地方會議
 
15 Chpter 6 鄭成功如何趕走荷蘭人?
  不僅僅是靠武力。鄭成功切斷了他們的海上貿易。澎湖仍對南台灣的進出口實施管制(1656年),荷蘭沒預見鄭成功在中國的不利情況,迫使他非拿台灣(鄭成功也有考慮過呂宋1652郭懷一事件算是內傷荷蘭巴達維亞總督對台灣頗有微詞
(YouTube)

揆一的照片其實是判他刑的人. 後來揆一寫了"被遺棄的台灣"。 (這個說法屬實嗎?找不到任何證據。)這是歐洲人被擊敗的第一次衝擊。由於這有點尷尬,VOC 保守了這個秘密,當時沒有多少人知道這一戰事。

16 熱蘭遮城圍城戰
人數上不成比例
 
17 Chapter 8 兩岸諜對諜
(TouTube)
作者提到鄭軍主帥 劉國軒戰後在北京幸福地生活了10年。兩岸一直都是如此
 
18 鄭經與康熙
作者提到清朝開給鄭經的條件只有剃髮, 其餘都依他他本來有機會,但他錯過了。 這是他的選擇。
 
19 清朝統治
上半場活動有限,海禁一堆。一直到下半場才活躍起來。
 
20 Chapter 7 鄭經與英國人
 作者提到英國人是鄭經引進的.  之後的鴉片戰爭或許鄭經該負責

21 Chapter 9 明清皇室來臺
  嘉慶君遊台灣 只是民間傳說

22 朱術桂來臺
  待了18 年
 
23 Chapter 10 玄天上帝與媽祖
這是重要的篇章.  是清朝在大推 媽祖的. 在此之前, 漢人有玄天上帝(明鄭推的). 再早有王爺信仰.   (註: 一般三山國王廟是客家人的廟. 但台南三山國王廟是潮州人蓋的,並非客家人)原住民有夜祭知識份子不該人云亦云, 毫無思考跟主見

     玄天上帝 is in Ming, brought in by 鄭成功.
     媽祖 is in Qing, promoted by 施琅.
 
24 媽祖神佑的傳說
 
25 Chapter 11 臺灣棄留
(YouTube)
  作者提到康熙考慮了十個月才決定留住臺灣. 這對後世有巨大的影響.   施琅在這段時期有很多操作. 歷史少有著墨。雖說皇帝給施琅的土地是 跑馬4日 所及之地. 柯P 都能一日雙塔了, 可見不能這樣比. 他佔了土地共五十五庄(約七千五百甲). 直到日本時代被收歸官有.
 
26 誰說服康熙皇帝留下臺灣?
  李光地
 
27 Chapter 12 一府二鹿三艋舺
(YouTube
   講民眾走在政府前面.
 
28 臺灣的首府
 
29 Chapter 13 客家人的義民廟
客家人比漳泉的閩南人晚了幾十年, 如何在社會上取得成功? 台灣原屬福建, 廣東的客家人是"外省人", 沒有科舉名額的. 戰爭, 為國捐軀成了在社會上取得成功的新途徑。(註:  閩人到台灣是本省人,粵人到台灣是外省人, 義民改變了這. 成了一個新身份.)
 
30 義民信仰的起源

後記
總而言之,這是那段時期的簡史。並非所有都被誤解了, 有些史觀隨著越來越清楚的事證, 都慢慢釐清了。統治者不該編造竄改歷史. 凡走過必留下痕跡. 知識份子的責任就是付出努力, 導正視聽。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Cycling in Cupertino - connecting Stevens Creek Trail

  Last time I've mentioned the Stevens Creek Trail. This is a trail in Mountain View, going south to north along the creek. From my pla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