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April 17, 2025

《連結:從石器時代到AI紀元》 Nexus: A Brief History of Information Networks from the Stone Age to AI

 

繁中版的簡介

現在與未來,AI將會做什麼?
哈拉瑞的新巨作《連結》,以激勵人心的方式,
講述了我們如何走到這一刻,以及現在必須做出的、攸關生存與發展的急迫決擇。

《連結》透過人類大歷史的長鏡頭,檢視資訊網路與資訊流,如何將我們帶到AI紀元。
哈拉瑞引導我們走過石器時代、經歷《聖經》正典化、印刷術的發明、大眾媒體的興起、以及民粹主義的重燃……
例舉了羅馬帝國、秦帝國、天主教會、蘇聯等體制如何利用資訊技術來實現目標,無論是好是壞。
資訊,既不是真理真相的原料,也不只是權力與武器;
《連結》探索了許多極端之間、充滿希望的中間立場,在鐵幕落下、矽幕升起之際,重新發現我們共有的人性。

封面鴿子圖案的意義:
一、鴿子是電報發明以前,最快速的資訊傳遞工具。
二、在《聖經》故事裡,鴿子、橄欖枝與彩虹,都是象徵和平與寬容的符號。
三、本書第1章〈資訊是什麼?〉提到1918年的軍信鴿「謝爾阿米」, 交纏了歷史事實與虛構故事,正代表了人類大歷史的本質。


Gemini 選擇了《樞紐》而不是《連結》。她認為將 "Nexus" 翻譯為《樞紐》是經過仔細考量的結果,它不僅準確地傳達了原文的核心含義,即資訊網路作為人類歷史發展的關鍵連接點和中心,同時也兼顧了中文的語感、簡潔性和與副標題的配合,旨在吸引讀者並清晰地呈現本書的主題。以下是Gemini的導讀:

《樞紐:從石器時代到人工智慧的資訊網路簡史》(Nexus: A Brief History of Information Networks from the Stone Age to AI)是以色列著名歷史學家、暢銷書《人類大歷史》的作者尤瓦爾·諾亞·哈拉瑞(Yuval Noah Harari)於2024年9月10日出版的非小說類作品。

以下是本書核心主題和探討內容的概述:

核心思想:

本書考察了資訊網路如何在整個人類歷史中塑造和重塑人類社會,從石器時代最早的溝通形式到當今複雜且可能具有顛覆性的資訊網路,最終延伸到人工智慧的崛起。

探討的關鍵領域:

  • 資訊網路的演變: 哈拉瑞追溯了資訊網路的發展歷程,從古老的口頭傳統和文字的發明到印刷術、大眾媒體和網際網路。他分析了每一種新的技術和資訊共享方式如何影響人類的合作、社會結構以及現實的本質。
  • 資訊、真相與權力: 一個核心主題是資訊與真相之間複雜的關係。哈拉瑞認為資訊本身並非固有地真實,縱觀歷史,資訊網路既被用來傳播事實知識,也被用來傳播精心編造的虛構故事、神話和宣傳,以維持社會秩序和行使權力。他探討了不同的社會如何管理和控制資訊。
  • 人工智慧的崛起: 本書深入探討了當前由人工智慧驅動的資訊革命的影響。哈拉瑞對人工智慧以前所未有的規模創造和傳播虛假資訊、從而可能破壞我們辨別真假能力的可能性提出了擔憂。他討論了人工智慧形成新的「錯覺網路」的可能性。
  • 人類的生存危機: 哈拉瑞將資訊網路的演變與當前人類面臨的生存危機聯繫起來,包括生態崩潰和技術自我毀滅的威脅。他質疑為什麼,儘管我們擁有「智慧」(「智人」意為「有智慧的人」),我們卻會做出如此多自我毀滅的行為。
  • 資訊和人類的未來: 在承認人工智慧和資訊操縱帶來的危險的同時,哈拉瑞也探討了潛在的前進道路。他強調需要理解資訊網路的歷史,以便明智地應對人工智慧時代的挑戰。他建議建立具有強大自我糾正機制的機構,以確保新的演算法工具是安全和公平的。

為何閱讀此書:

  • 理解當前問題的歷史視角: 本書為理解我們當前正經歷的由人工智慧崛起帶來的深刻資訊革命提供了關鍵的歷史背景。
  • 發人深省的分析: 哈拉瑞挑戰了關於資訊、真相以及技術在塑造社會中的作用的傳統觀點。
  • 緊迫且及時: 鑒於人工智慧的快速發展和虛假資訊的擴散,本書提出了關於人類在日益資訊飽和的世界中未來的關鍵問題。
  • 平易近人且引人入勝: 像他之前的作品一樣,哈拉瑞以清晰、引人入勝且發人深省的風格呈現複雜的思想,使其能夠被廣大讀者所理解。

總而言之,《樞紐》鼓勵讀者審視資訊如何在人類社會中流動的漫長歷史,以便更好地理解我們今天正在建構的資訊網路(尤其是在人工智慧出現的情況下)所具有的變革力量和潛在陷阱。

繁中版既已出版 標題還是跟繁中版一致吧!
Author's intro from his website:


Interview author on YouTube provided by Big Think. "We can split the atom but not distinguish truth!"
作者常提到 Homo Deus (God). Deus is from Latin, so is Nexus.

Think of a wheel:

  • Deus could be seen as the hub in a metaphorical sense – the central point of creation and authority.
  • Nexus is literally the hub – the central part where the spokes connect.

Tuesday, April 15, 2025

《人類大歷史:從野獸到扮演上帝》(Sapiens: A Brief History of Humankind)

 

《人類大歷史:從野獸到扮演上帝》(Sapiens: A Brief History of Humankind)是以色列歷史學家尤瓦爾·諾亞·哈拉瑞(Yuval Noah Harari)於2011年出版的暢銷書籍。這本書以宏觀的視野,探討了智人(Homo sapiens)從石器時代到21世紀的發展歷程,並對人類的未來提出了深刻的思考。

Here is the author's website: https://www.ynharari.com/book/graphicnovelsapiens/
開章明義講本書就著墨於三個revolutions - cognitive, agricultural, and scientific 如何影響人類. 但書是分四個部分的: the cognitive revolution, the agricultural revolution, the unification of humankind, and the scientific revolution.

第一部 認知革命 the cognitive revolution:
哈拉瑞認為,約在七萬年前發生的「認知革命」,是人類歷史的關鍵轉折點。
智人發展出了獨特的「虛構」能力,能夠創造並相信共同的想像,例如宗教、國家、貨幣等。
這種能力使智人能夠大規模合作,並在競爭中勝出。

有一說是高中時讀的地理 實際上是歷史 說的是過時的資訊 這本書從Big Bang 開始講 所以一切之始是 Physics! 之後原子 分子 交互作用才有Chemistry. 原來物理 化學比歷史 地理都老! 而生物biology 就在中間. 

An animal of no significance, the tree of knowledge, A day in the life of Adam and Eve, the flood...
No significance 是跟其他同一時期的生物比
Homo sapiens - the species sapiens (wise) of the genus Homo (man).
作者的human 是廣義的 包含所有 Homo的成員 而用Sapiens 指今日的人類 十萬年前至少有六種人類生存在地球上 跟其他物種的一項差別就是大腦的大小 (六種人類包含了尼安得塔人Neanderthal nee.an.duh.thawl )
Walking upright leads to narrow hips and constricting the birth canal. Babies' heads were getting bigger that leads to earlier birth; in turns leads to dependance on society and then education.
Jump to the top of the food chain (early stone tool was used to crack open the bones for marrow because they can't compete against beasts.)
Domestication of fire
Drove other human species to extinction due to their distinct cognitive ability.

第二部 農業革命 the agricultural revolution:
農業革命雖然帶來了食物的穩定供應,但也讓人們的生活變得更加艱辛。
哈拉瑞認為,農業革命是人類的「一大騙局」。history's biggest fraud; building pyramids; memory overload; no justice in history 天下文化Podcast 讀本郝書 EP11


第三部 人類的融合統一 the unification of humankind:
隨著時間的推移,人類的政治和經濟組織逐漸融合統一為一個「全球帝國」。
資本主義、帝國主義和普世宗教是推動這一進程的主要力量。
arrow of history; scent of money; imperial visions; law of religion; secret of success

第四部 科學革命 the scientific revolution:
科學革命為人類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技術進步,但也帶來了新的挑戰。
哈拉瑞認為,人類正逐漸擁有「扮演上帝」的能力,這可能帶來巨大的風險。
the discovery of ignorance; marriage of science and empire; the capitalist creed; wheels of industry; a permanent revolution and they lived happily ever after; the end of homo sapiens

主要內容:
本書從生物學和演化論的角度,探討了人類的起源和發展。
哈拉瑞對歷史上的重大事件,例如農業革命、宗教的興起、帝國的擴張、科學革命等,提出了獨特的見解。
本書也探討了人類的幸福、意義和未來等問題。

總結:
《人類大歷史》是一本具有啟發性的書籍,它以宏觀的視野,探討了人類的過去、現在和未來。無論您是否同意哈拉瑞的觀點,這本書都能夠引發您對人類歷史和自身存在的深刻思考。

Saturday, April 12, 2025

大甲媽繞境 2025

Imagen 3 created image
關於大甲媽繞境的文章很多,這只是我個人的記錄及心得。

大甲媽祖遶境,全名為「大甲鎮瀾宮媽祖遶境進香」,是台灣中部地區一年一度的盛大宗教活動,也是台灣最具代表性的媽祖信仰活動之一(另一個較有名的是白沙屯媽祖遶境)。每年清明前後從大甲出發,遶境行程長達九天八夜,信徒們徒步跟隨媽祖鑾轎,跨越台中、彰化、雲林、嘉義等地。沿途有大量信徒自發性提供食物、飲水等補給,展現台灣民間的熱情與互助精神(類共產的概念?)。各地的宮廟也會熱情接待媽祖鑾轎及進香客。除了是深度體會台灣的絕好機會,也是挑戰自我體能及意志力的絕佳機會。

今年的大甲媽遶境是4/4~4/13. 如果要參加就要早做準備,比如說可以長時間走的鞋,晚上休息的墊子甚至帳篷。雖然有參加過,今年較不同的是參與了點心站食物的準備工作。幾個人一天做了七百多個麵包!事實上他們前一天已經做了一堆肚擠餅了。
準備發放的紅豆麵包
在傳統觀念中,「子時」(晚上11點到凌晨1點)被視為一天的開始。因此,許多傳統宗教儀式會在子時舉行,以象徵新一天的展開。大甲媽繞境多是半夜起駕,雖說是透過擲筊請示媽祖所決定的,基本上還是為了讓行程更順暢,並配合沿途各宮廟的安排,選擇在半夜起駕,可以讓白天的時間更能充分利用。對個人來說,不見得要跟著神轎走。跟著神轎走比較熱鬧,但一路鞭炮、人潮、宗教儀式很多,跟自己心裡的對話就少了! 這次選擇在媽祖隊伍前一個小時走,算是折衝吧 可以見識人潮爆滿的大甲鎮,但也不至於跟人潮擠得寸步難行。

第一天大甲到彰化步行距離大約在35公里左右,行經台中市的清水、沙鹿、大肚等地。從晚上十點出發,大概十一點多就要過大甲溪了。橋上兩側擠滿了人,一路幾公里 都是等著看煙火的。當然是要等鑾轎到才會放煙火,所以是半夜十二點的事了。一路走到清水,還是很熱鬧。今年人潮似乎比往年更多了,中油加油站的廁所排了上百人的隊伍。其實再往前是有很多活動廁所的,只是宣導不足吧。

清水 朝興宮

繞境的花車
到了沙鹿,朋友的獅子點心站已經是凌晨四點了! 問她為何選這裡每年來發點心,她說她弟弟住沙鹿,真的是一個簡單到不能再簡單的回答了。算過那一袋22公斤的麵粉跟紅豆餡就要好幾千了,還有其他材料呢 更不說那兩天烘培坊的租金! 真的是有心。

過了沙鹿就是大肚,這時候已經天亮了。對平常不熬夜的人算是過了煎熬期了。人潮算是較稀了,火車站裡席地而睡的佔滿了整個大肚火車站。
追分車站
追分是台中境內最後一站。 YouBike 不能越境還車。因為彰化的公享單車是不同的系統!
過大肚溪的 大度橋 算是一個重點。平常開車一下子就過的橋 怎麼要走這麼久。

大度橋上的人潮

終於進入了彰化 還沒到市區先到醫療站處裡腳底的水泡。看來是要休息一下了。

醫療站
休息了幾天 該resume 了。這一場是小草辦的 台灣選哲 ,從西螺到北斗 10公里。
西螺媽祖
西螺福興宮的媽祖,被尊稱為「太平媽」。原來在清朝林爽文事件(1786年)期間,西螺街是重要的軍事據點,駐紮了許多清朝官兵。駐紮的官兵和當地居民在事件後感念媽祖的恩澤護佑,便尊稱福興宮的媽祖為「太平媽」或「平安媽」。
全台的廟宇有遶境的不少(如頭份四月八繞境),西螺媽祖也是有遶境活動的,只是不敵大甲媽祖遶境,只能以「螺陽迎太平」為主題,強調西螺地方的平安和繁榮。有關西螺老街可參考之前的文章

西螺大橋
從西螺到北斗的重點就是 跨西螺大橋。 有騎單車跨橋 但步行跨橋大概只能是繞境這種日子了。你看那馬路旁哪有人走的空間!
北斗壽安宮
小草的行程 晚了大甲媽繞境的隊伍很多。我們到北斗壽安宮時,大甲媽大概是已經到了埤頭鄉,所以沿路沒遇到幾個香客。這是繞境的第六天,晚上鑾轎還是在北斗(奠安宮),目前人潮散落在北斗、田中一帶。

北斗奠安宮
下午兩點在北斗奠安宮前的馬路已是水洩不通。北斗奠安宮稱東螺開基祖廟,原來 東螺舊社(今溪州鄉舊眉村、圳寮村一帶)因水患、械鬥等因素逐漸衰敗,後地方仕紳決定將東螺街遷往北斗街,並重建媽祖廟。至此「東螺天后宮」改名為「奠安宮」,取「奠定厥居,安集乎民」之意。
或許有人會想 東螺 西螺 分據濁水溪兩側 所以名之。其實不是 濁水溪的流路並非穩定,時常變遷。西螺的地名最早源自於居住在當地的原住民平埔族巴布薩族(Babuza)的語言。荷蘭人統治台灣時期,根據平埔族語的發音,將此地記錄為「Sorean」等類似的名稱。後來,漢人根據平埔族語的發音,以其鄉音稱之為「西螺」。東螺的名稱可能與早期的地理環境有關,但確切的由來目前尚無定論。
信步來到兩街之隔的北斗郡守官舍。日治時期(1920年-1945年)實施「五州二廳」制度的台中州,共轄有2個「市」(台中市 彰化市) 與11個「郡」。這些行政區劃在1945年日本戰敗後被廢除。但至少知道北斗在那時是跟大甲、員林同一級別的。

北斗郡守官舍
至於北斗郡守官舍跟二二八有什麼關係? 答案是沒關係 純粹只是經費補助考量。
當年郡守在女兒六歲時手植的芒果樹已是老樹
繼續往北走就是田尾鄉。鑾轎今晚從北斗起駕,經田尾、永靖、員林 駐駕彰化天后宮。原想直攻彰化,發現繞境路線跟谷歌的路線有很大差異後,選擇走到員林 搭台鐵回家休息。 (台鐵末班車是10:25PM 所以必須早下決定)

永靖 永安宮

員林 廣安宮
最後一程是彰化到清水。大甲媽祖遶境的第八天 (最後第二天) ,鑾轎從4點開始過大度橋,預計4點從追分開始走,這樣就少熬夜一些,又可以走在鑾轎前。追分之所以稱追分不是要趕進度的意思,日語「追分」(おいわけ,Oiwake)指的是道路的分岔口,也就是分歧點的意思,追分是台中線(山線)與海岸線的分歧點。只是為何追分沒像另一個分歧點 竹南 一樣發展 該是另有原因。今天就看能走到哪,算到哪。最後是到沙鹿就不行了,這樣也走了16公里!

清晨的廟宇
雖然沙鹿到清水只有3.2公里,走不動就不要免強。

結語
這一路上吃的都很好吃,是他們很用心地在準備呢? 還是其他心裡因素? Homemade 的不說,一般的餅乾怎麼同樣的東西,從超市買回來卻不怎樣? 自己料理時,鹽糖油很計較。是不是這原因呢?
台灣的鄉鎮並不富有 你看那人行道之破爛可見一斑。可是沿路人們表現出來的熱情,卻是相反的。一路硬塞食物飲料給你,就怕你餓著了。家裡廁所開放使用 ... 真不知如何解讀?
大部分的搜尋都說這是宗教活動,我看卻是很大的商業活動。沿路的宮廟明列捐獻者名字金額。一路上文宣廣告某某人某某企業贊助,這些海報看板以面積(材質)計價。更不說封路 維安 活動廁所 充電站 淋浴 它的層面遠超宗教。想想以前師對抗太克難了 這種能量堪比軍團的後勤。
大甲媽繞境有專屬的APP,建議安裝 可以取得即時正確的資訊。我是沒下載,所以田尾到永靖走錯了路。雖然一路上香客可問,但每一個人不見得相同目的。

Cycling in Cupertino - connecting Stevens Creek Trail

  Last time I've mentioned the Stevens Creek Trail. This is a trail in Mountain View, going south to north along the creek. From my plac...